杰出校友王憨山夫人谢继韫女士携儿孙向学校捐赠画作
日期:2025-09-22 17:12:09  作者:文/李佳烜 图/李艳 审核/雷松丽 来源:  浏览量:23

 2025 年 9 月 22 日,我校杰出校友、华中艺专高艺师 19 班王憨山先生的夫人 ——93 岁高龄的谢继韫女士,携次子王雪松、女儿王艳艳、孙子王子津、孙女王梦驹一行,在学校三馆中心学术督导李雪蓉教授与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雷松丽的陪同下,特意从双峰赶赴长沙,向学校慷慨捐赠艺术珍品,以助力王憨山先生母校 “湖艺美术馆” 的筹建工作。此次捐赠包括王憨山先生的画作《傍母浴娑花径舞,随群琢粟草堂春》、王雪松先生的画作《龙腾》,以及 22 本珍贵的精装画册。校友亲属的暖心善举,不仅为筹建中的美术馆增添了重量级藏品,更以实际行动为湖艺后学树立了 “酌水知源,不忘衔结” 的精神标杆。党委书记李越胜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谢继韫女士郑重颁发捐赠证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邦春,副校长黄新平、石洋出席了本次捐赠仪式。

微信图片_20250922170307.jpg

(党委书记李越胜代表学校向谢继韫女士颁授捐赠证书)

image.png

 (捐赠现场)

王憨山先生是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湖南美术界的重要旗帜,更是当代中国画坛中久居山野、大器晚成且超凡脱俗的花鸟绘画大家。他生于乱世而成于盛世,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沉淀为深刻的艺术感悟,而质朴的田园生活则为其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在艺术实践中,他深耕传统国画技艺,始终谨记华中艺专、南京美专与杭州艺专诸位恩师的谆谆教诲,并结合自身积淀,提出 “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 的独到艺术主张;更秉持 “墨要给足、色要给足,给足才有分量” 的创作理念,将心性与感悟融入笔墨。先生心性憨朴大气,其画作亦如其人:浓墨重彩间尽显浑朴醇厚,书法作品则拙朴厚重、颇具神韵,与笔实墨饱的画风及平易率真的题句相互映衬、和谐成趣,韵味无穷,淋漓尽致地彰显出 “重、拙、大” 的鲜明艺术特色。

image.png

(王憨山先生画作《傍母浴娑花径舞,随群琢粟草堂春》)

 此次捐赠的画作《傍母浴娑花径舞,随群琢粟草堂春》,延续了王憨山先生一贯的淳朴画风,且构思尤为精巧。画面中,一只身形健壮的老母鸡侧脸伫立,目光温柔地落在身侧三只正专注啄食的小鸡仔身上 —— 那眼神里,既有护雏的慈爱,亦藏着警惕周遭的威严。素有 “田园宰相” 之称的憨山先生,对生活观察向来细致入微。他以大气笃厚的笔墨勾勒轮廓,又于细节处暗藏精妙,仅用寥寥数笔,便将老母鸡的沉稳护持与小鸡仔的天真灵动,连同二者间的温情羁绊,鲜活地呈现在纸上。浓郁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更让人油然生出这般联想:1943 年春,在战火纷飞中艰难辗转办学的华中艺专,不正似画中这只老母鸡吗?它以坚韧的臂膀为庇护,用心滋养着年轻稚嫩的华艺学子,让他们得以在乱世中安心求索艺道。

湖艺美术馆自启动筹建以来,便始终牵动着广大校友的心,得到了海内外校友的热切关心与鼎力支持。校友们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情谊踊跃捐赠佳作,目前馆内已汇聚起一批分量十足的艺术珍品:既有周令钊、谢凯、王正德、王憨山、陈白一等华中艺专时期校友的经典之作,也囊括了聂南溪、朱辉、李百左、胡君履、黄铁山、杨艾湘等老湖艺校友的心血结晶,更有数十位湖南省戏剧学校、湖南艺术学院及新湖艺时期校友的作品倾情入藏。学校热切期盼,未来能有更多校友的艺术成果 —— 无论是画作、工艺美术品还是其他艺术创作,都能 “回家” 落户湖艺美术馆。因为这里不仅承载着华艺湖艺一脉相承的深厚办学底蕴,更珍藏着每一位学子从懵懂青涩的 “艺术新人” 到独当一面的 “艺术名家” 后,向母校递交的那份最真挚、最厚重的 “成长答卷”!

(王憨山<1924-2000>,原名嘘云、一尘,自号“田园宰相”,湖南双峰人,华中艺专高艺师19 班校友。曾任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被誉为新时期中国花鸟画大师之一。1991年、2000年,《王憨山艺术展》先后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并有多幅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出版《论王憨山的写意花鸟》《憨山世界》等著作。2000 年,湖南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王憨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