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期·新”百年湖艺再出发杰出校友美术作品联展顺利开幕,华艺湖艺65位杰出校友及亲从四面八方聚首,交流庆贺。1965级舞台美术专业杰出校友郦渊、郑大正这对同学伉俪亦携心许之作而来。10月24日上午,学校三馆中心主任李雪蓉教授率湖艺前辈口述历史访谈小组登门采访了他们。
画坛名家之后 艺术根因深厚
郦渊是时湖南省戏剧学校1965级舞台美术班公认的“小老师”。如今虽已被岁月染白双鬓,但他目光炯炯,神采奕奕,风采依然。在戏校,郦渊引人注目的除了才学和颜值,还因为他出身画坛名门,自幼便接受家族长辈给予的极其宝贵的艺术教滋养。
郦渊的祖父是浙江诸暨当地著名的画家。三子郦湘臣和四子郦松臣承袭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先后成为著名画家。郦渊的伯父郦湘臣,号西湖渔子,擅长写意人物、花鸟,与潘天寿先生同为吴昌硕的弟子,也是潘先生的忘年交。小郦渊在长辈们的言谈中对潘先生有了了解,也非常崇拜,潘先生提出的“艺术的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层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观念早早地植根于郦渊幼小的心底,成为其艺术发萌的种子,影响了一生。 郦渊的父亲郦松臣先生早年受教于三哥,于1929年考入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绘画系,师从汪馥泉、沈端先(夏衍)、陈抱一、诸闻韵、许辛之等教授。无论是西洋绘画技术,还是传统绘画技术,郦松臣都能轻松驾驭,他酷喜且尤擅“墨竹”艺术,素有“竹君”之称,也是“吴门画派”的传承人。1949年8月,益阳解放。郦松臣应益阳军分区领导同志的邀请,绘制了益阳市第一幅毛主席巨幅画像,备受好评;1950年9月,受聘为益阳师专美术教员;1952年,当选为益阳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84年11月,“郦松臣画展”在长沙开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省内艺术界名家康濯、周昭怡挥笔题词,杨应修、陈白一、颜家龙等纷纷前往祝贺。在艺术教育方面,郦老先生秉持“教不严,师之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认为,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为国培养有用之才。郦老在美术教育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为益阳地区培养、发掘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人才。时任湖南省美术协会主席的陈白一先生亲自为《郦松臣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撰写序言,夸赞郦松臣先生“以弘扬民族艺术为己任,淡泊名利”,先生的画作“技艺精湛、格调高雅”。在郦松臣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益阳日报》特撰文纪念先生,以感念郦老生前为益阳美术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郦松臣的6个孩子中,年幼的郦渊早在4岁便显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他在随意涂鸦时,用两片桔叶来表达一只桔子的“画语”深得父亲赏识,因而得到了父亲格外用心培养。郦老先生以“没有最严格,只有更严格”的标准来教导郦渊,他认为“学画之前先学字,没有书法基础,不要画国画”,并要求儿子坚持临摹赵孟頫的书法。与教学生不一样的是,他并未照本宣科教导儿子,而是让郦渊守在书桌旁看自己作画,从艺术感悟的角度来启发教育。此外,郦老先生也常在同行聚会的时候带上郦渊,让他接受到了画界前辈陈白一、杨应修、杨福音、澍群、黄铁山、钟增亚、姜坤等知名画家的熏陶。这对于他的眼界和日后艺术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林风眠先生是父亲的恩师,对父亲的影响颇深,所以郦渊从小便对林风眠先生也非常崇拜。
(郦渊画作,《林风眠肖像》,2008年)
郦渊说,自己10岁左右开始正式学习绘画,启蒙老师是名震三湘的郑一呼。郑先生是益阳市人,因父亲是大资本家受到牵连,被取消考大学资格,但他不甘懈怠,积极奋进,自学成才。《益阳专区第一届美术展览汇编》里收录了郑先生连环画作品《及时雨》。该作品是本次美展的唯一的一等奖(郦松臣荣获三等奖、华中艺专校友杨石世荣获二等奖,欧阳笃材获三等奖)。
艺院戏校皆有缘 因病得福遇爱侣
1960年9月,湖南省戏曲学校由东塘迁至左家垅,并入湖南艺术学院,改为湖南艺术学院附属戏曲学校。1960年,不足15岁的郦渊瞒着父亲考入了湖南艺术学院美术预科甲班,与萧友恺、谢惠钧、李鹏林、夏儒今等成为同班同学。
他回忆道:“湖南艺术学院美术专业预科班(非舞台美术专业)分为甲、乙班。甲班是应届生,学生年龄稍大,文化水平相对高一些,我当时不到15岁,是班上最小的学生。学校免学费,且免费提供食宿,学习用品,还发生活费,条件很好。当时艺术学院院长是张耀远,周达等是副院长,授教的专业老师有朱辉、钟以勤等,颜家龙先生是美术系支部书记,后来还教过我书法。李谷一也跟我们同时入学,我们在食堂里吃饭经常碰到,有时还在一桌”。“在湖南艺术学院这一年对我意义非凡,名师授教为我打下了非常坚实的绘画基础。”
1960年底,国家经济困难,艺术学院由聂南溪、朱辉等老师带队将赴郴州宜章莽山林场,以响应政府号召,减轻城市经济负担。因为山区湿毒重,条件艰苦,经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营养严重不良,郦渊不慎染上毒疮,腿脚溃烂严重,这也成为其日后因病休学的主因。1961年,学校师生返长。然而,因国家“过苦日子”,湖南艺术学院被撤销,美术系预科二年级的学生转入湖南师范大学本科;预科一年级和舞美班学生则转入了“湖南省戏曲艺术学校”。分流期间,很多年龄较小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放弃了艺术学业,重回原籍。出于对美术专业由衷的热爱,郦渊却坚持留在戏校继续学习。1963年,郦渊因肾病及湿毒症休学。由于当时的舞台美术专业学生每隔4年招一届(毕业一届招一届),复学后的郦渊自然被顺延到1965级舞台美术班继续求学。
时隔千余日,物是人已非。彼时,学校已于1964年再次更名为湖南省戏剧学校。他与谢丽芳、吴尚学、毛国保、戴树铮、熊艺郎和日后成为妻子的郑大正等成为同窗。而此前在湖南艺术学院就读的同班同学大多在毕业后奔赴新岗位,开启了职业生涯,艺术学院同班同学李鹏林则留校任教,并成为自己和新同学们的班主任。跃跃欲飞的郦渊比照昔日同学与自己当下的处境,多少是有些无奈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郦渊又是非常幸运的,在此,他再次接受到云时霖、何香清、王新隆、杨安久、欧阳琼琛、黄甦等名师的教导,掌握和练就了更为全面的绘画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其个人的艺术修养。因其业务水平精湛,形象阳光帅气,又略长几岁,自带亦兄亦师的成熟气质,当仁不让地成为舞美班班长和大家心中的“小老师”。就连外国代表团来校交流时,郦渊也成是学校首推的参与交流的首席学生代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郦渊心头因病误学的失落。
在此,郦渊和日后相伴一生的爱侣郑大正结缘。郑大正是周南中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也是班级的美术课代表。幸运的是,她的美术老师是周令钊先生的恩师汪仲琼先生。汪老师授课风趣生动,点亮了郑大正的艺术心灯。在学校跟随汪先生学了3年美术课后,郑大正向汪先生表达了想报考戏校的愿望。汪老师说,那还得补补素描。于是,他又亲自辅导郑大正素描课程。3天后,郑大正参加戏校招生考试,从全省数万美术考生中脱颖而出,实现心愿。她虽出身省内高干家庭,却为人低调谦逊,她云淡风轻的气质总能给予人安宁温馨的恬淡舒适感。一入校,性格温婉和顺的郑大正便深深地吸引了郦渊。
文革开始后,性格外向的郦渊被时代裹挟着,以较同龄人更快的速度懵懂前进。尽管局势动荡不安,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修炼业务,提升画技。当提及他与熊艺郎老师躲在教学楼里煮肉开荤,切磋画技的趣闻往事时,往昔美好让他开怀大笑。
风雨同舟见真情 不负韶华不负卿
1969年底,郦渊与戴树铮、熊艺郎、郑大正等同学一同被分配到靖县文溪村开始上山下乡的生活。七八个月后,出身较好的同学很快回城工作,而郑大正却因被划为“走资派”,就地安排到靖县乡村小学担任美术老师。
文革中,性情耿直的郦渊毫不掩饰地对被批斗老师表示同情,又将老师的黑材料全部销毁,被对立派批为“牛鬼蛇神的保护神”、“马蜂王”,导致工作分配迟迟不能落实。看着小伙伴们卷铺盖陆续离开,勇立潮头浪尖的郦渊一筹莫展,忐忑不知所往。但老天依旧垂爱郦渊,以“情场称心”弥补了一时“画场失意”。女友同学郑大正始终对他不离不弃,惺惺相惜,这份纯真的感情成为郦渊彼时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心底最温暖的港湾。
1972年,因沅陵县文工团舞美专业人员奇缺,早于郦渊一步进入文工团工作的戏校话剧科教师王泉源、湘剧科教师肖湘美夫妇向领导推荐了郦渊。这时,郦渊才正式结束了近3年的知青生涯,重归他所熟悉的美术领域。尽管沅陵县文工团是一家普通的县级文艺单位,团里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十分匮乏,但团领导十分器重郦渊,加上戏校王老师、肖老师夫妻的关照和帮衬,郦渊很快在沅陵当地的演出团队中崭露头角。他和王、肖两位老师一同开始为剧团培养艺术人才,又仿效省戏校的教育体系,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艺术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经过努力,沅陵文工团迅速组建了演员组、乐队组、舞美组、电工班、服装组、后勤组,为当地培养了如廖泽川、石煌远、符铁生、刘舰平、杜应中等一大批优秀的舞美人才、表演人才,文工团的面貌焕然一新,演出质量节节攀升,舞美、表演方面在省内连连获奖,深得上级领导和普通民众的赞许。事业的转机让郦渊看见前行的曙光,他摆脱落寞的心境,重拾信心,奋力前行。而此时仍远在靖县的郑大正也因个人业务能力突出,被毗邻学校的二炮文工团相中,领导力邀郑大正入团工作。郦渊深恐未婚妻工作变动影响情感稳定,急迫到愁眉苦脸,无心工作。1973年,沅陵文工团的领导为留住郦渊,不遗余力调动各路资源将郑大正调入沅陵一所中学担任美术老师,让这对有情人结束了漫长的异地恋,终成眷属。
1976年,郦渊被湖南人民出版借调到长沙工作。让沅陵文工团领导始料未及的是,美术功底深厚的郦渊出手不凡,业务能力出类拔萃,深受新成立的出版局领导青睐。惜才的领导即刻奔赴沅陵“抢人”。经反复协调,多方沟通,终于在1978年,将郦渊如愿调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湖南省少儿出版社成立时,郦渊经内部调整,前往新社开疆辟土。1980年,又是在出版局领导的关心下,夫人郑大正也如愿回长,调入湖南科技出版社担任装帧设计师,与我校老校长鲍训端的儿子鲍晓昕先生成为同事。
丹青伉俪显身手 出版湘军建功勋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革的阴霾渐消,国内教育、文化、文艺工作在经受了长达十年的停滞状态后,开始逐步恢复活力。而当初那批上山下乡的有为知青也终于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时年35岁的郦渊年富力强,思维活跃,思想性格皆已成熟。他潜心作画,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少儿美术画的创作上。少儿出版社良好的工作平台为他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昔日在学校打下的坚实绘画基础,让他如鱼得水,国画、插画、连环画,他都可以轻松驾驭,寥寥几笔便将故事中的人物勾勒得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令业内领导同事称赞不已。于是,他很快被提拔为美术编辑室主任,成为出版湘军少儿画界的领头雁,并兼任了湖南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
(《丁酉冬月》,郦渊)
1987年,他与李致远副社长奔赴上海拜会“三毛之父”——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商洽张老先生的专辑《三毛爱科学》一书的出版事宜。张老先生虽处于病中,却与祖籍浙江的郦渊一见如故,他在病榻上听了郦渊对新书封面设计、版面设计的想法,十分满意,连声说“蛮好、蛮好”,表示待出院后便会与助手整理好画稿寄给郦渊。他对湖南出版局所取得的工作业绩表示肯定,心血之作《三毛爱科学》能在湖南少儿社付梓出版,自己是能够放心的,工作事宜洽谈完后,张老先生十分兴奋,不顾病体虚弱,坚持将李社长和郦渊亲自送到病室门口。回湘后,郦渊全力以赴开展组稿审稿编校工作。《三毛爱科学》不负厚望,一经面世便销售一空,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畅销书籍。
1984年,郦渊与美术启蒙老师,时任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校长郑一呼再续前缘。郑先生不仅是一位美术教育家,更是一位多元美术家。在美术创作方面,他精通油画、国画、水墨、水粉、水彩、素描等,因为速写功夫扎实,故而在连环画方面造诣颇深,并与连环泰斗,《山乡巨变》连环画作者贺友直先生有师徒之情。他的作品线面分明,动静相生,鲜活灵动。郦渊对恩师的作品钦佩不已,他全力以赴推动恩师佳作《蕲蛇老人传》排印出刊,使这批作品免于世事尘埃的掩埋,了却了恩师心愿。
郦渊还告诉我们一件趣事:1987年,他和少儿社同事杨福音在办公室迎来一位“农民模样的老者”,提着一个蛇皮袋,说要我们看他画的画,他拿出几十幅国画让大家观看。我们看后大为惊叹赞赏,感觉是大家手笔,一问才知道他叫王憨山,退休前曾是湘乡文化馆的美术专干,受过科班教育,想到省城举办个展,听省美协的人说要来找出版社的编辑帮助介绍宣传,所以便找了过来。郦渊和杨福音马上联系湖南报社的澍群帮忙撰写评论文章,组织画展。《湖南日报》决定发了一个专版刊登他的画作,接着在省展览馆开了一个盛大画展,王老一鸣惊人。之后,王老与自己联系不断,几乎每年都会寄来明信片,这次学校举办的画展,自己才知道王老竟然是老华艺学长。
(王憨山寄给郦渊的明信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郦渊与社领导同去广西开展市场调研,当问及连环画作品时,广西的群众纷纷表示,他们只知“四大名著的连环画,而不知其它”。而四大名著连环画作品恰是郦渊组织出版的力作——《三国演义》(毛国保主笔)《红楼梦》(郦渊主笔)《水浒传》(吴国威主笔)《西游记》(陈安明主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读者质朴的回复便是对出版湘军最大肯定,这其中便有郦渊夫妻付出的才华和心血。
1995年,郦渊策划主编了《世界美术欣赏》丛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张蔷等一流学者撰文,请中国美协副主席,我国现代雕塑的尊基人刘开渠先生作序(附书信),这么套丛书出版后,多次获全园优秀图书奖,成为普及提高青少年美育知识的教科书。
与此同时,处世低调的郑大正老师也以装帧设计作品《密封技术》为湖南科技出版社捧回了中南五省装帧设计一等奖,并因此获得去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的机会。进修结业时郑大正作品《意向创造设计——限度》得到刘巨德老师好评,作品还被选登在《今日大学生》。
(郑大正画作《意向创造设计——限度》(1984年))
为了更好地支持郦渊的工作,郑大正申请了提前退休,默默退居幕后,毅然肩负起家庭重任。在她的用心栽培下,儿子郦海东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现任上海建筑设计院长沙分院高级建筑师,成功主持了多项大型工程项目,且研究著作等身。有意思的是,郦海东还参与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松雅湖新校区的设计工作,这是让双亲留下美好青春记忆的母校新址,而戏校学子的后代参与新校区的建设工作,也是其双亲与母校情深缘长的印证。在父母和兄长的影响下,女儿郦晓玲自幼与美术结缘。与父辈和兄长不同的是,她在21世纪初便看到了“艺术+科技”的发展趋势,于2003年出版了《电脑美术入门》(湖南少儿出版社)等著作。
访谈结束后,郦渊、郑大正老师向学校捐赠了毕生的心血之作《四大名著》连环画全套和《辛亥风云》全套连环画。李雪蓉教授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并致谢,表示将完妥保管和利用。
(访谈组与郦渊、郑大正老师夫妇)
郦渊简介:郦渊,1945 年出生,浙江诸暨人,系著名中国画家郦松臣之子。学校1960级舞美专业杰出校友,原湖南少儿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曾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插图艺术委员会主任,现任湖南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连环画、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顾问。曾主持编辑《四大名著》《辛亥风云录》等一批畅销全国的少儿连环画。
郑大正简介:郑大正,194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戏剧学校 1965 级舞台美术专业杰出校友,原湖南科技出版社装帧设计室负责人。装帧设计作品《密封技术》曾荣获中南五省装帧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