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水知源,不忘衔结——王憨山先生华艺情缘记述•湖艺前辈口述历史(三十九)
日期:2025-05-12 09:14:54  作者:文/李佳烜 审核/李雪蓉 唐博 来源:  浏览量:988

2025416日,学校党委书记李越胜率湖艺前辈口述历史访谈组来到了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书画艺术之乡的双峰走马街镇,“王憨山先生故居”就座落在这个小镇上。在这里,我们采访了国画大师、华中艺专高艺师19班卓越校友王憨山先生的夫人谢继韫女士和他们的次子王雪松先生。

王憨山先生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南美术界的一面重要旗帜,是当代中国久居山野、大器晚成、超凡脱俗的花鸟画家。他身材高大魁梧,形貌憨朴,典型的“南人北相”;也是一位生于乱世,成于盛世的杰出画家。谈及老伴的旧闻轶事,耄耋老人谢奶奶如数家珍,满是自豪和怀念。                   

image.png

(王憨山先生)

一九二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三,王憨山先生出生在双峰县一个乡村读书人家。父亲是一名民间私塾先生,母亲是一位温柔贤淑的主妇。他自幼喜爱涂鸦,父亲因势利导,对儿子提出:画画可以,但先要读好书。是与儿子约定“先背书再画画”,也就是动笔画画前必先过“背书”这一关。小憨山心系画画,自是应承。在父亲的督导下,小憨山一边读书,一边习画,俩俩不误,俩俩促进,持续九年,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绘画童子功就此夯筑。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憨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美术学习的追求有了更高的梦想和期待。

1943年春,华中艺专在抗战烽火中已迁徙到湘潭郊外办学。这是一所声名在外、被教育部多次点名表彰的美术类专门学校,已有20年的办学历史。彼时,校长是著名美术教育家周磊村先生,教导主任是德艺双馨的陈国钊先生。在此之前,学校已培养了周令钊、魏猛克、黄继龄、武石、李昌鄂、粟干国、谭化雨等多位美术名家。尤其是卓越校友周令钊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宣传画在民众中广为流传;校友魏猛克所画《鲁迅与高尔基》(19336月《论语》)一经见刊便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巨大反响。得知华艺在湘潭的招生消息,青年憨山在家人支持下慕名前来,如愿考取,与著名版画家萧方(萧传经)、上海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胡海超等同届同班。就读期间,他受教于周磊村、黄遐举、陈国钊、盛泽润、彭华琪等知名美术教育家,在这里,他开始接受规范的美术科班教育;在这里,他开拓了专业视野,提升了专业认知,汲取了宝贵的专业养分。憨山在华艺就读时,学校不仅开设了中西画等美术专业课程,还开设了音乐、国文、历史、地理、艺术理论、戏剧概论、生物、数理、教育学、劳作等课程,旨在造就“一专多能”艺术人才。

1943年秋,志存高远的憨山得悉南京美专在益阳(因战乱迁徙在此)招生,他随即和几位同学赴考并顺利考取,成为高希舜先生的得意门生。1944年,因日寇深入中国内陆,憨山被迫离开南京美专(益阳),先后在贵州(铜仁明德中学)、沅陵(国立九中)执教避难。1947年,抗战结束后,憨山难耐对艺术的渴求,又报考了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拜潘天寿为师。不巧的是,这一年国内局势风云突变,内战烽火再次扰乱了憨山的求学环境,他不得不停学返湘,回湘执教(长沙丽文中学,一所教会学校)。之后又进入湘乡地方兵团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不久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湖南省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社编辑二年,为党内外的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新式宣传画与既往所学所爱的传统国画风格迥异,年轻的憨山内心一时难以适应,于是选择了转业。他先在省幻灯制片厂当了一年编辑,又在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协办了一年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工作,机构撤并后,继而回到双峰县担任中小学美术教师。此间,他经常被抽调到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宣传和辅导工作。1965年,憨山先生正式从双峰二中调入双峰县文化馆工作直至1980年退休。

在那个“自己无法做自己”的时代,尽管憨山从未与美术脱瓣,但琐碎的事务、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相当一段时间不能随性创作的特殊时代背景束缚了他的梦想和才华,也注定了这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与华艺卓越校友中管锄非、李立、欧阳笃材、易图境等类同)。退休后的憨山先生梅开二度,他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放飞自我,晴耕雨读,潜心钻研“八大山人、石涛、徐青藤”等名师名画,回归了属于“王憨山”自己的美术世界。

(王憨山画作《杏花春雨江南》)

往后经年,他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和激情喷涌而出。田园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传统国画技艺是他创作的方式,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是他的艺术感悟。他谨记华中艺专、南京美专和杭州艺专的恩师的谆谆教导,结合个人经验,提出了“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的艺术主张。他认为,作画“墨要给足、色要给足,给足才有分量”。作品映射艺术家个性与气质,王憨山心性憨朴、大气,其画作浓墨重彩,浑朴醇厚,其书法作品拙朴厚重,颇具神韵,与笔实墨饱的画风及平易率真的题句和谐成趣,韵味无穷,充分彰显出“重、拙、大”的艺术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鼓励文艺创作者走“职业艺术家”道路,不少被时代耽误的艺术家纷纷发光发热,创作热情与灵感迸发,成就一方事业。年逾花甲的憨山先生见闻,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向往。可久居山乡多年,自己的画技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又多少让他忐忑。

1984年,家乡双峰龙田乡政府正在为办学筹资。了解他的乡邻朋友纷纷鼓动:“你画画得好,不如画批画卖来捐资办学吧。”乐善好施又想一展身手的憨山一听立马响应,挥笔创作,一连画了300幅,他的初衷是 “能卖多少是多少,卖了多少捐多少”。没承想画作被大卖,在那个体制内人均月收入普遍只有二位数的年代,他的300幅画义卖中竟然筹得24000元!面对突如其来的这笔“巨款”,忠厚质朴的憨山虽然孩子六个,家境拮据,他愣是没有截留一分一毫,甚至连笔墨纸张的成本都未留取,悉数捐出。这一大义之举至今仍在乡邻中口口传颂!不过,这次成功的义卖也让憨山老人有了另一个意外收获:自己的画市场是高度认可的,是甚得大众喜欢的!这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信和后续创作动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王憨山画作《越过洞庭路八百》)

1985年,憨山先生的作品《便觉春光四面来》参加湖南省群艺馆、文化馆系统组织的画展,他的作品得到了时任省群艺馆馆长、自己的后辈学弟黄铁山先生的高度评价。那时,憨山与铁山尚未谋面,也不知道华艺湖艺一脉相承的学缘关系。只是莫名感应之中,双方之间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惺惺相惜。在铁山的助力下,憨山愈发坚定了“去长沙办个展”的决心。

1987年,63岁的老人将精选的几百幅画作放入一个蛇皮袋中,背着蛇皮袋从双峰搭乘长途公交车辗转来到省城。让憨憨的憨山始料未及的是,那段融入骨血的华艺学缘四处蹦出,环环助力,让他在湖南师大美术系举办的首次个人画展大获成功,大放异彩!回顾当年,为画展作序的是湖南省第三届美协主席陈白一(华艺高艺师26班校友),负责画展宣推工作的是《湖南日报》美术编辑澍群(华艺高艺师30班校友)、唐之湘(华艺高艺师31班校友),时任第四届省美协主席的黄铁山亲自为憨山师兄站台,再加上张征文(原双峰县文化馆副馆长,华艺高艺师32班校友)、王茂乔(双峰籍画家,华艺高艺师32班校友)、刘迪耕(星沙八老之一,华艺初艺师5班校友)、刘范国(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华艺高艺师35班校友)、谢牛(宜春文联副主席,江西书画院副院长,华艺高艺师36班校友)、李西平(双峰县文化馆干部,华艺变身湖艺后新招第3班校友)和郦渊(湖南省戏剧学校1965 级舞台美术专业校友)纷纷在宣传、出版、策展等方面助力画展,使得退休多年,远离艺术圈的憨山很快打开了局面,一举扬名!数年后,憨山先生画技日益高超,业界地位不断提升,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台湾、南京等多地办展,深得好评和赞誉,作品价值连创新高,成为画界众所周知的“田园宰相”!然而,王憨山一如既往地憨厚、质朴,他从不恃才而骄,他饮水思源,始终感怀华艺湖艺学友的倾力帮助,不仅经常向学友赠送画作,每到逢年过节,他也会给帮助过他的朋友、校友寄上自制的明信片,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和谢意!

1999年,在华艺建校八十周年校友聚会和庆祝活动中,憨山老人捐款捐画(画作《阳春曲和皆难》),感念同窗同源学缘,感恩母校对自己的培育。2000年,憨山先生挥别尘世,带着他那“重、拙、大”的艺术气质去往平行世界。而他的夫人谢继韫女士携子女多次向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美术馆,以及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人捐赠先夫作品。

“酌水知源,不忘衔结”是憨山先生华艺情缘的真实写照。而这一优良的品德也深深地影响到后辈。202410月,次子王雪松在父亲百年诞辰之年,在百年湖艺再出发系列活动期间,他领着女儿和好友来到父亲母校,参观了“‘鸿庠承运·艺启新程’纪念华艺百年重要史料展”。学校党委书记李越胜等领导亲切地接见了雪松老师一行,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周朝晖教授、三馆李雪蓉教授向雪松老师一行介绍了华艺湖艺一脉相承的办学历史,以及包括王憨山先生在内的等杰出校友卓越的艺术成就。王雪松先生表示,到访父亲母校,让自己对父亲曾就读的华中艺专和今天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了解。他代表全家向学校博物馆捐赠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王憨山》(大红袍画册)、《寂寞与光荣——王憨山传》《鱼为奔波始化龙》《王憨山画集》《王憨山艺术研究》《只流清气满乾坤》等先父著述。

访谈中,李越胜向憨山先生家人说,我们这所学校不仅是湖南近现代美术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湖南近现代文艺史的主要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可以说,“一部湖南近现代文艺史,半数由湖艺的校友们写就。”2024年,学校举办了“期新——百年湖艺再出发”杰出校友美术作品联展,展出了包括王憨山先生在内的65位校友的近百幅作品。虽然憨山等老前辈已经走进了历史的天空,但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必将永存!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湖艺美术馆,期盼更多校友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落户美术馆,更好展示他们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学校深厚的办学底蕴;同时也希望通过留存、展出更多杰出校友的优秀作品,让华艺湖艺的累累硕果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微信图片_20250512091459.jpg

(访谈合影)

(王憨山(1924-2000),原名嘘云、一尘,自号“田园宰相”,湖南双峰人,华中艺专高艺师19 班卓越校友。曾任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被誉为新时期中国花鸟画大师之一。1991年、2000年,《王憨山艺术展》先后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并有多幅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出版《论王憨山的写意花鸟》《憨山世界》等著作。2000 年,湖南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王憨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