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保《长沙会战》手稿原件花落湖艺博物馆
日期:2024-12-16 20:35:28 作者:文/李佳烜 图/碧月 审核/李雪蓉 唐博 来源:博物馆 浏览量:210
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长沙会战历时近三年,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3944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位于长沙市北部捞刀河畔的洪山寺一带,是当年长沙会战的主战场,寺内至今仍然存留了见证当年惨烈战局的战壕和碉堡遗址。
为了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洪山寺住持增慧大师及有关专家学者及抗战老兵后代倡议,利用寺中大殿基座护墙修建了全长30余米的“长沙会战大型大理石石刻壁画”,而壁画的创作者正是我校1965级舞台美术专业杰出校友毛国保老师。
12月3日下午,学校在收到毛国保捐赠的《长沙会战》卷轴画高清复印件(限量版)后,一直希望能够收藏作品原稿,以期完整收存、展陈,最大限度发挥其美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得知母校心愿,毛国保老师积极与增慧大师联系,增慧大师爽快割爱,将精心保存的《长沙会战》草稿及成稿原件悉数转交我们。12月16日上午,冬阳和暖,学校三馆中心主任李雪蓉教授在毛国保老师引领下,来到洪山寺,从寺内“凤鸣阁”郑重接过增慧大师转交的《长沙会战》手稿原件,带回学校博物馆妥存。至此,学校愽物馆喜获《长沙会战》壁画的完整珍藏,它不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长沙会战历史,也展现了画家从构思创作到成画的过程,是很好的专业教育范例;画作体现的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祈愿和平的意蕴更是力透纸背。
(毛国保向博物馆捐赠《长沙会战》手稿原件)